校史人物

中正大学农学院院长、稻作家周拾禄

发布时间:2021-11-18 点击:

在江西农业大学北校区一号大门通往惟义楼的主干道上,农学院的门楼上镶嵌着三个鎏金大字“拾禄楼”,纪念着中正大学农学院首任院长周拾禄。

周拾禄,中国著名稻作家,1897815日,生于浙江义乌县佛堂镇舟墟村。15岁时考入公费杭州初级师范,后考入公费的南京高等师范(后改为东南大学)学农科,1921年东大毕业,到该校大胜关农业试验场从事水稻试验研究。

1925年,根据周拾禄《中国稻作之改进》,东大农科育成的“改良江宁洋釉”与“改良东莞白”两品种正式推广。1930年起,育成“帽子头”试行推广,至1935年止,6年之间共计推广32,051斤合5000余亩,试验结果优良。

1931年,出国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1933年毕业回国任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1936年,全国稻麦改进所成立,他被任命为技正,主持水稻改良工作。

1935年前后7年间对水稻实施鉴定,为中国水稻品种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奠定了重要基础。著名的中籼品种帽子头中农4就是通过地方品种鉴定选育出来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实业部批准周拾禄的建议,成立全国稻米检验监理处,任命赵连芳为处长,周拾禄为副处长,该处下设湘米、赣米、皖米三省稻米检验所,为湘米销粤、抵制洋米进口作出了贡献,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发表《粮食加工与贮藏》、《粮食仓库》和《稻米品质检验》三篇文章,为解决好全国粮食问题而大声疾呼。

当时栽培稻的两个亚种:籼稻和粳稻,其起源假说内外学者其说不一。丁颖说由野生稻演化为籼稻,再由籼稻演化为粳稻。国外不少学者同意这种看法,但周拾禄对此则另有看法。他从植物学、考古学、史学和地学等方面经过研究考证,对粳稻的起源得出如下结论:粳稻起源于中国;中国的江淮平原即巢湖流域到太湖流域的淮河、长江下游地区的稆稻、浮稻是原始类型的粳稻。这一论点引起水稻研究人士的高度重视。

1941年夏季,周拾禄任中正大学农学院院长,1947年又兼任该校教务长。他热爱农业教育,一心想把农学院办好。他聘请黄齐望盛彤笙马大浦等知名教授到校任教,以提高教学质量。他倡导讲课传授专业知识外,还组织学生开展农学会活动,培养学生从事社会实践的能力。

1942年上半年,训导长朱希亮怀疑两名学生是共产党员,借故开除其学籍,引起了学潮。周拾禄据理力争并得到校长胡先骕的支持,终于使校方收回成命,并改聘了训导长。1947年下半年,学生提出要自由竞选学生会理事,周拾禄支持学生这一要求,结果16名进步学生当选,触怒了校长林一民。林一民说新理事会是共产党,扬言要采取压制手段,又一次引起了学潮。当时周拾禄坚决支持学生,与理学院院长熊正理一道极力反对林一民诬陷、压制学生的做法,受到了学生的拥护与爱戴。此后,林一民以暑假要周拾禄去庐山休养的名义,停聘了周拾禄。

1957年错划右派后,他身处逆境,并未因此气馁,曾对人说:“个人得失事小,主要是把事业发展起来,把稻作科学技术搞上去。”他与助手疏仁山一起收集20多种野生稻进行水稻细胞学方面的研究,亲自做杂交,搬盆钵。先后写出《稻作研究》和《稻作集论》两大本著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周拾禄下放到江苏六合县后,更是抓紧时间著书立说。

周拾禄本来吸烟喝酒,后来都戒了。未戒之前,常有人送烟送酒,都被他婉言谢绝。他在担任华东农科所副所长和江苏省农林厅厅长时,备有专用小车,但他从不私用。1956年,他的小儿子放寒假,下雪天带行李想乘他的小车回家,周拾禄只同意带行李,叫小儿子步行回家。公私分明,决不含糊。

1973年,周拾禄从江苏六合县调回南京,就向组织提出:“我是老而不弱,病而不残,要在有生之年失去的时间追回来。”他对自己提出了要求,即晚年把国外数十年的稻作进展编译成中文供后人借鉴;把自己数十年的稻作经验写出来给大家参考。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坚持《稻作科学技术》的撰写,50万字的巨著都是他亲手制表、绘图、誊写。

197912月,整整58年钟爱与奉献农业教育和稻作科学事业的周拾禄与世长辞,《稻作科学技术》成为他的遗著光辉问世。 


 

作者:档案馆      刘庆言


作者:

责任编辑:gao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