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月11日,共大总校发生了一场“炼山”事故,林学62(秋)1班赵国华、廖作威、龚显虔等三名学生在救火中牺牲,潘家桢同学重伤。事故发生后,共大总校党委高度重视,积极善后,抢救伤病学生。同时积极调查事故原因,经调查认定是一起责任事故,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共大总校党委于1965年4月向省委、省人委详细汇报了“炼山”事故及其处理意见,同时总校党委也作出了深刻检讨,吸取教训。
此事故中,同学们为保护国家集体财产舍命与烈火搏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其英雄壮举永远值得全校师生学习,永远铭记!
1965年1月,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林学系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造林运动竞赛。1月11日,林学62(秋)1班进到了林场后山的风景村源头一个山势陡、杂灌多、芭茅深厚的地区开垦水平带。为了提高工效,他们决定采用“炼山”(用火烧山)的方法清杂。为此,班团支部、班委组织大家开了会议,确定了方案。根据当天的风向选定了点火点。同时组织全班身强力壮的学生组成防火小组,分别防守在比较险要的地段,以防火苗烧过防火带,可以及时扑灭。
中午一时左右,同学们按计划点火后,由于久旱未雨,山谷茅草深厚,风力突然增大,火势窜出一丈多高,顿时熊熊大火顺风直向山谷顶部卷去,眼看大火很快就有烧过防火带的危险。“炼山”坡面的背后山上栽有附近公社成片的油茶林和松杉林木,若山火漫过山脊,就会烧毁这片山林,给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关键时刻,全体同学表现出毫不畏惧的勇敢精神,奋不顾身地扑向烈火,与山火展开了激烈地战斗……
赵国华是林学系学生分会主席,他与另外两个同学正守在南面陡坡最险要的地段,烈火对着他们冲去。他们三人顶着大火,勇猛扑打。突然有一个火头顺风跳过了防火带,直向山顶烧去。这个火头,如果不及时扑灭,就会引起满山大火。此时,赵国华不顾火势危险,他命令另外两个同学赶紧从防火道上退出火场,而自己却毫不犹豫地向火头冲去,由于山势太陡,杂灌太密,行走困难,瞬间赵国华的四周就烧成了一片火海。烈火扑灭后,大家救出他,但赵国华已经牺牲了。
龚显虔由于身体不好,在“炼山”时被分配去开垦水平带。但龚显虔看到山火烧起来,心中非常焦急,急忙赶到火势最旺的地方打火。不幸在扑灭山火中,被烟熏到,滚入山谷火海,英勇牺牲。
班长廖作威,也是此次“炼山”的总指挥。当火头向防火带猛烈冲来的时候,他发现防火带后边有一大堆的杂灌、芭茅已经被烤得啪啪作响,只要一点火星就会引起浑天大火的危险。在这紧迫时刻,他带着潘家桢等同学,奋力把这一大堆杂灌、芭茅推向防火带里。由于火势太大,推下去的杂灌、芭茅顿时熊熊燃烧,廖作威来不及躲避,全身零星着火。他用一支马尾松打了打身上的火苗,又毅然扑向火头。一刹那,廖作威的衣裳、裤子、头发都烧着了,直到滚出火海时,廖作威已经被烧得眉目不清,身负重伤,他用微弱的声音对营救的同学道:“不要管我,快去救火”,说完就昏迷过去。潘家桢也从火海中滚出,身上着了火,受了重伤,同学上前营救时,他还要求同学们快去救廖作威。
廖作威和潘家桢烧伤后,立即送到南昌市第一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共大总校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师生献血救治两位同学,争取最好条件治疗两位同学。在医院治疗的二十一天里,廖作威头部、胸部、脚等严重烧伤,呼吸道严重灼伤。为挽救他的生命,医生切开了他的气管进行人工呼吸。他忍着83%的烧伤面积,60%面积为三度到四度的痛苦,每天换药时坚持自己翻身,不麻烦护士,而每次翻身都象全身过电般的痛苦。而每块敷料的剥离,就象用刀从身上割肉,每天这样的换药要持续三、四个小时。在治疗的二十一天里,他从不叫痛,不叫苦。但终因伤势过重,不幸去世。
潘家桢同学稍好些,烧伤面积达50-55%,三度以上烧伤面积占20%。他忍受剧痛积极治疗,终于保住了生命,毕业后在南昌铁路局工作。
牺牲的三位学生最初安葬在工学院实验站旁边的山包,后来迁到了农大后山安葬。
1965年4月22日,中共共大总校委员会作出《关于在全校师生职工中广泛开展学习赵国华、廖作威、龚显虔等同学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德的决定》。共青团共大总校委员会批准追认赵国华、廖作威为模范团员,根据龚显虔生前要求决定追认其为共青团员,根据赵国华生前要求,中共共大总校委员会批准追认其为中国共产党员。
作者:档案馆 刘庆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