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立兽医专科学校是我校五大发祥学校中办学第二早的学校,是一所很有特色的专门学校。1938年11月教育部鉴于兽医高等教育关系国防及农村经济前途至巨,乃特令教育厅成立江西省立兽医专科学校,暂准附设江西省农业院,学制为三年和五年,至1943年8月始隶属教育厅系统。办学十年后,至1948年已经成为我国南方著名的高等兽医学府。
1934年江西农业院(解放后称为江西农业科学研究院)为把江西省家畜防疫工作做好,特从青岛商品检验局聘请王沚川到江西农业院负责兽医组工作,主持全省兽疫防治和教学工作,1936年创建了血清制造厂;7月开办了江西省农业院家畜防疫人员培训班,为期三个月,先后举办了三期。1937年8月呈准省政府改为兽医人员养成所,次年夏又改为专修科,招收培训班结业人员和农村兽医人员,设一年制和两年制专科。1938年基于兽医人员养成所的良好基础和办学经验、办学资源,经民国政府教育部批准,于1938年11月11日成立“江西省立兽医专科学校”(以下称兽专),学制三年,招收高中毕业生。校庆日为“11月11日”(双十一)。1938年11月兽专成立之初,暂准附设江西农业院,首任校长由江西农业院院长肖纯锦兼任。1943年8月始变更管理体制,兽专划归教育厅,王沚川任校长。
抗日战争期间,学校曾经迁校六次,易地八次。1939年初,日军进攻南昌,学校由南昌首迁到吉安县敦厚村,再迁往泰和县高田村华阳书院。1945年1月日军入侵泰和前,学校匆忙迁往泰和县曾家村,后迁到吉水县白沙镇,期间因与教育厅失去联系,经费无着落,部分师生失散,图书器材散落多处,师生生活极为困难。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学校由白沙镇迁到南昌吊桥街圣经学院,后又迁到南昌市船山路。1947年,时任江西省政府主席王陵基出于兽医偏见,要将兽专并入信江农专。顿时,全校师生、社会贤达和农林部等极力反对,当时国民党全力发动内战,南昌市学生“反饥饿、反内战、反压迫”斗争如火如荼,王陵基迫于无奈,并校之事就不了了之。1949年5月南昌解放后,学校迁到南昌莲塘原江西农业研究院内(即现在的江西农科院),并与血清厂重新合并,兽专校址落户莲塘伍农岗。
兽专是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一是办学理念新,坚持办专门学校就要办出全国优秀的“专门”;二是学科设置与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密切结合;三是学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秉持王校长“兽医:一懂理论,二会技术;理论精深,技术熟练”;四是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王校长认为“技术推广一定要具备行政知识”;五是有一支较强较好的师资队伍。
1937--1940年,大批知名教授、学者从华北、华东各沦陷区转到江西,名师云集兽专,如盛彤笙(留德)、王履和(留日)、黄异生(留美)、张明善(留美)。
除专职教师外,学校聘请了一批中正大学和中正医学院的教授兼职,大大提高了教育质量,如任奇、卢润孚、李静涵、戴立生、廖延雄等留美学者,以及王宗佑(留日)、龚芬(留比利时)。积极培养了兽专一批年富力强,知识渊博的中青年教师,如向壔(生理学)、谢国贤(病理学)、朱允升(寄生虫学)。
1949年全国解放后,为消灭江西牛瘟这个重大课题,时任校长王沚川接受了江西省此任务,并在兽专增设了兽医研究部,连续办了两期研究班,集中培训江西省畜牧兽医人员,他亲自担任防治牛瘟等主要家畜传染病的学术讲座,并不厌其烦地亲自带领学员和学生学习制造兔化牛瘟弱毒湿苗的操作技术。1950年秋,王校长把研究部学员、兽专和南昌大学牧医系的应届毕业生编为4个防疫队,先集中在丰城县进行牛瘟预防注射试点,经过两个多月的工作,全县72000余头耕牛,每头接受了注射。全省试点工作积累了如何发动群众、制作湿苗、有计划转移工作地点等宝贵经验。经过三年努力,1952年江西在全国率先消灭牛瘟,受到农业部的表彰。
1952年10月中南区高等教育局召开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会议,决定:南昌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兽医专业,河南农学院、湖南农学院、广西农学院三个学校的兽医专业,及兽专、南昌农业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江西农学院”。1938-1952年江西省立兽医专科学校办学14年中,先后招收3年制大专科13期,5年制大专科4期,共培养毕业生近300人,其中不乏技术骨干、高级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甚至专家和学者。
兽专钤记
兽专关防
供稿:档案馆 刘庆言